

國防武獲系統為何需要創新?(2/4)
現行的武獲過程 武獲的第一步驟,得先經由一個謂為「聯合能力整合與發展系統(Joint Capabilities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ystem; JCIDS)」的程序。由述明任務需要、威脅說明、以及物質方案與非物質方案之選擇分析,判定是否能在現行物質環境下,經由改變戰略、作戰準則、或訓練等方式滿足戰場需求。在確認非物質方案無法解決問題後,即進入程序架構並制定文件,評估成本和技術等考量,選取適合之關鍵性能參數,納入所謂的「初始能力文件 (Initial Capabilities Document; ICD) 」。 光是這個產生需求的第一步驟,便可花上數月甚至數年以及百萬美金。這往往讓各軍種不想申請太多新的需求,而時常導致許多需要的技術持續被堆疊在同一套武器系統上,導致系統變更複雜、時間變更久、經費變更多、如此惡性循環。有許多本來可以很容易完成的小型改良,就莫名其妙被推遲下去。 在參謀部審核認定 ICD 所需的物質方案後,便可將之提議給「里程碑裁定人 (Milestone Decision Authority; MDA)


國防武獲系統為何需要創新?(1/4)
第三次抵銷戰略 (Third Offset Strategy) 在全球快速的科技成長下,美國政府意識到列強競爭對手如中國以及俄羅斯在各個作戰領域,正用許多廉價且迅速的方式挑戰美國的傳統優勢; 而在美國的反恐戰爭中,非傳統的敵人也時常運用新科技改變戰術,但美國龐大的官僚體系卻無法應付這日益所短的變化週期。為了因應二十一世紀的戰略需求,美國國防部認定其必須在科技、運作、和組織上面做出變革性的創新。 在科技方面,美方將朝自主系統、人工智慧、人機合作、及網路和電子作戰發展。運作方面,國防部則會鼓勵更多創新的文化,並實驗「提早失敗」(fail fast)的方法。組織上,國防體系將向商場上的成功模式學習,並導入產業界專業人才。這一系列的改革和創新,又稱第三次抵銷戰略 (Third Offset Strategy),用意都在確保美國在陸、海、空、太空、以及最新的第五領域「網路」能夠持續保有優勢,甩開在作戰網 (battle network) 已近成熟的中俄。為了積極推動第三次抵銷戰略,美國各軍種皆開始嘗試新的作戰思維與準則。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發布了多領域作戰 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