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美軍如何改善軍需積體電路的供應
(圖片來源: DARPA) 縮短積體電路設計時間 在未來的作戰環境中,防衛體系對於電子儀器的仰賴程度將會越來越重,而支撐這些龐大運算系統的積體電路 (IC) 也越趨複雜。根據估計,美國國防部若欲自行設計能夠運用在作戰的客製化 IC,以一個十人的工程師團隊來說,將需花費一億美金並且兩年時間來完成。反觀如果完全商購市面上的通用元件和軟體來修改,雖然可望將壓縮開發期至半年,但會耗費將近 250 倍的能源,並且增加國防體系在產業鏈上的曝險度。 為了在兩個極端找出平衡點,美國國防高等研究署 (DARPA) 近幾年來在進行「電路加速開發計畫」,簡稱 CRAFT 。由於目前最佔時間的程序是設計和驗證 (約 60%) ,CRAFT宗旨便是改變 IC設計環節的流程,維持一定程度的效能,並大幅降低開發時間與成本。其中主要以三個面向進行: 1) 首先是 IC 設計部分:使用物件導向設計 OOD 流程和新軟體科技,將暫存器傳輸級 RTL 中的程序,以及之後各步驟的驗證程序自動化。 2) 在轉交方面:由於設計時的 OOD 流程已簡化硬體描述語言 HDL、邏輯合成、電路模擬


2018 美國國防部網路戰略發表
(圖片來源: Sputnik Internationa) 在 TaiwanDID 之前的文章〈國防武獲系統為何需要創新?(1/4)〉提到,由於敵人在新科技和網路不對稱作戰之中的快速成長,美國已將網路世界視為陸、海、空、太空等實體世界之外的第五個作戰領域。美國國防部於今日 (9/19) 發佈這三年來第一次網路戰略。 依 2018 年度國防授權法,國防部對自身做了一個網路戰爭應戰能力的全面檢驗,並提出數道策略以完善不足之處。在此報告的非機密版本之中,開頭即敘明了由於中國持續偷渡美國政府和民間的商業機密,以及俄羅斯以訊息作戰的方式影響美國的民主程序,美國國防暴露在網路領域的風險日益增加。 傳統上,美軍在網路上有較為明顯的和戰期。反觀中俄則以持續作戰、持續鬥爭的思維經營。有鑒於此,在本次新戰略中,美軍特別強調採用前進防禦的方式,將更頻繁地在網路上接戰練兵,並先發制人將網路進攻扼殺於源頭。日後聯合作戰部隊也將會裝備先發型、攻擊型網戰能力。除此之外,美軍將不限於巡邏國防部的網路與設施,而會擴大防禦範圍至其他的重點國防基礎建設 (DCI)、國防工業基地 (D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