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台灣企業進入美國國防產業鍊的機會與挑戰
FEI 此次應經濟部於台北航太暨國防工業展開辦 「台灣航太廠商如何進入美國國防產業鏈」 之研討會。礙於場地及時間限制,特將研討會資訊整理於此,以供產業同仁參考。 美國戰略及工業背景 在冷戰結束及蘇聯解體的九零年代,美國頓時失去強國競爭對手,使得許多昂貴的大型武器系統喪失需求。在隨即而來的反恐戰爭,美國面臨在經濟及科技均十分不對稱的敵人,更加影響到自 911 以來十幾年間國防部在研發、武獲等方面的決策。 然而近五年來,美國政府始正視列強競爭對手如中國以及俄羅斯在各作戰領域,正用許多廉價且迅速的方式挑戰美國的傳統優勢; 惟美國龐大的官僚體系卻無法應付這日益所短的變化週期。為了因應二十一世紀的戰略需求,美國國防部認定其必須在科技、運作、和組織上面做出變革性的創新。 (出處: DARPA) 白宮將大國競爭訂為國防首要目標。在 2018 年「國防戰略白皮書」中,國防部著重於籌獲人工智慧、極音速武器、導能武器、量子科學、網路戰、生物戰等領域的相關科技。根據「國防工業基地報告」,美國目前的國防工業基地,恐無法達成上述領域所有需求。美國政府的財政不穩定,造成市場